【如歌岁月】父亲与报纸的情缘
2023-01-11
父亲与报纸的情缘
在我家,最敬佩的人就是父亲。父亲与报纸有着不解的情缘,将爱阅读写作的好家风传承给我们。
小时候家里生活拮据,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和摆设,但在父母的卧室里,一个占据半面墙壁的四层书橱却格外醒目。书橱里整齐地摆放着各类书籍、报刊以及几个文件盒。记忆中搬过好几次家,父亲却始终舍不得丢掉那几个文件盒。后来我才知道,文件盒里装着父亲珍藏多年的旧报纸,多半刊有父亲付出心血写下的作品。
父亲与报纸结缘纯属偶然。1974年,父亲入伍第二年,一次,团政治处的一位干事下连队工作时,偶然在墙报栏上看到了父亲写的文章,觉得他文笔不错。不久,父亲便被抽调到团里的“报道组”任专职报道员。在做好新闻报道的同时,父亲也喜欢阅读报纸的副刊版,通过认真学习、反复揣摩,撰写了不少随笔、言论等文章,试着向报社投稿。功夫不负有心人,渐渐地,越来越多报纸采用父亲的作品。每当收到报社寄来的样报,父亲便会将刊发的文章小心翼翼地剪下来,再工工整整地贴到剪报本上,如果有多余的报纸,必会留存一份。退伍时,父亲的行囊里比别人多了两样东西——一沓报纸和一本厚厚的剪报本。
受好奇心驱使,一次,我打开了父亲书橱上的那几个文件盒,发现里面除了装着刊有父亲作品的报刊,还有一沓泛黄的《工人日报》和《解放日报》,上面刊登着在全国开展“振兴中华”职工读书活动知识竞赛的报道,以及竞赛试题、答案等。我问父亲为何要收藏这些旧报纸,父亲笑着对我说起了往事。1983年,“振兴中华”职工读书活动知识竞赛在全国火热开展。那时,父亲已经退伍,在企业工会从事宣传工作,同时负责每周组织职工进行测验。按企业领导要求,每天报纸一到,传达室工作人员便会第一时间将它们送到父亲手中,特别是刊有竞赛试题和答案的《工人日报》《解放日报》等,以防提前“泄密”。父亲仔细阅读报纸后,结合企业实际认真编写试题,再组织职工进行测验,每天忙碌并快乐着。看到职工们读书学习热情高涨,父亲甭提多高兴了。回顾这段经历时,父亲难掩内心的激动,似乎又回到了那段充满激情的岁月。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的阅读习惯与方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但父亲说,他还是喜欢读报。报纸既像老友,陪着他感受四季变迁,体会酸甜苦辣,排解烦恼郁闷;又像师者,让他从中学知识、汲智慧、长才干。
如今,年过六旬的父亲已经退休,读报、写作仍是他的最爱,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那是父亲给我们最好的礼物。
扫一扫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