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自贸试验区发布两周年“成绩单”

2022-09-28 安徽工人日报

摘要:本报讯 9月27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安徽自贸试验区揭牌建设两年来,坚持“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建机制、抓重点、抓关键,全面完成两周年目标任务,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加快彰显。

本报讯 9月27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安徽自贸试验区揭牌建设两年来,坚持“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建机制、抓重点、抓关键,全面完成两周年目标任务,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加快彰显。

据悉,两年来,我省创新开展综合保税区“无感通关”“船边直提”“抵港直装”等试点,跨境贸易通关时间大幅压缩;建成运行中国(安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全面实现“一个平台、一次提交、一键办结”,主要功能覆盖率100%。同时,“跨境电商+中欧班列”“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试点实施,易货贸易首单在合肥、芜湖两个片区成功完成试点,合肥片区、芜湖片区跨境电商规模分别增长6倍、2.2倍,蚌埠片区市场采购贸易额累计达4.6亿美元。

安徽自贸试验区出口新通道畅通便企,中欧班列已开通105条国际线路,覆盖了18个国家、83个站点,今年前8个月累计开行556列;合肥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加快建设,新增(较设立时)合肥至伦敦、洛杉矶、大阪、仁川4条国际货运航线;芜湖港打造智慧港口、建成内河首座岸基式LNG加注站。今年1-8月,安徽自贸试验区进出口额1228.2亿元,同比增长34.1%,高于全省18.9个百分点,跻身全国自贸试验区前10;诞生了联宝电子1家进出口超100亿美元外贸企业,引育形成了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光伏三大百亿级出口产业集群。

目前,《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3年112项试点任务已经完成了91%;探索形成100多项创新案例,其中17项是全国首创;累计入驻企业2.5万家、实际利用外资11亿美元、实现进出口2993亿元、税收收入579亿元,以不到全省千分之一的面积,贡献了全省约26%的进出口额、10%的实际利用外资、4%的新设企业、7%的税收收入;区内实有“四上企业”1742家、两年增加527家;营业收入过百亿企业14家、两年增加6家;高新技术企业1918家,占全省总量的16.9%,两年增加456家。 (本报记者 夏梦)

扫一扫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