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印发《安徽省“农业保险+一揽子金融产品”行动计划试点方案》

2022-11-10 安徽工人日报

摘要:本报讯 11月8日下午,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日,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林业局、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人行合肥中心支行、安徽银保监局联合印发了《安徽省“农业保险+一揽子金融产品”行动计划试点方案》。

本报讯 11月8日下午,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日,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林业局、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人行合肥中心支行、安徽银保监局联合印发了《安徽省“农业保险+一揽子金融产品”行动计划试点方案》。《试点方案》主要包括“总体要求、实现路径、保障措施”三块内容。

优化资源配置和组织体系,实施“1+3+N”模式。突出政府引导、财金协同、资本力量,充分发挥农业保险“粘合剂”作用,集聚保险、信贷、担保、期货、基金等金融资源,实施“1+3+N”模式,在全省16个市的17个县市区先行试点,力争2025年全省所有县市区全面推开。

坚持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实施6项重点行动。实施农村基础金融服务提升行动、“农业保险+担保+信贷”融资行动、“农业保险+基金”增效行动、“农业保险+期货”保价行动、“农业保险+绿色农业”拓展行动、“农业保险+林长制改革”对接行动等6项重点行动17个方面政策。

聚焦组织保障和督导评估,实施4个方面措施。以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为先导,整合金融资源优势;加强协同配合,实现上下联动;扩大宣传引导,优化金融环境;实施督导评估,持续跟踪问效等4个方面措施。

此次《试点方案》以“农业保险+”为纽带,凝聚政策合力。加强与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创新示范区等工作衔接,强化现有政策集成和制度机制创新,推动财政金融工具协同发力,形成省直厅局协同推进、金融机构深度参与、市县乡村多级联动的工作格局。

以“农业保险+”为依托,完善金融服务。整合现有村级农业保险服务点、金融服务站等金融服务载体,在村级党群服务中心统一设立“乡村振兴保险(金融)服务窗口”,选聘专业化农村金融服务队伍,对接标准化农村金融信息平台,拓展多样化农村金融服务事项,实现农村基本金融服务“不出村”。

以“农业保险+”为链接,引入金融活水。利用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成果,加强财政金融政策引导激励,综合运用“农业保险+担保+信贷”“农业保险+基金”“农业保险+期货”等财政金融政策工具,构建“政银保担基”多链协同新机制,引导更多金融活水投入“三农”领域,支持实现一产“两强一增”。

以“农业保险+”为路径,助力乡村振兴。创新农业保险政策供给,拓展农业保险领域功能,稳步扩大大宗农产品收入保险,加快发展地方特色农产品保险,创新发展绿色农产品、林业产品保险,把“农业保险+”作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路径和手段。

下一步,省财政厅将会同省有关单位深入研究贯彻落实举措,做好财政沙龙·圆桌论坛、合作签约、动员培训、跟踪指导等工作,协力推动各项政策举措落地落实见效。 (本报见习记者 刘艳玲)

扫一扫手机阅读